產檢超音波能看見什麼? | 屏東產檢超音波,屏東婦產科
#產檢超音波
每次產檢的時候醫師都會幫小朋友看超音波,那每次超音波都在看什麼呢?這次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產檢超音波。也來說明一下其中的細節。讓大家也學會看門道

第一次產檢
當月經遲來,驗孕兩條線時,這時候我們看超音波的重點則為:是否正常著床?
這時候要預防「子宮外孕」。如果確認為正常著床,那這時候就能夠領取媽媽手冊囉。這麼早就發媽媽手冊,原因是手冊裡面有很多正確的衛教知識,能都對於前期遇到的不適,尤其是新手媽媽有很多指引,就不用自行在網路上搜尋五花八門,但卻無法確認真偽的衛教訊息。
第二次產檢
在第一次產檢之後,大約6-8週時,大部分的胎兒就能順利長大。這時候的超音波重點則為:胎兒是否發育出心跳?
總體的懷孕失敗率大約佔10%,包含萎縮卵,空泡卵,早期胎死腹中,也包含自然流產。如果順利發育出心跳,這時胎兒大致上就相對穩定了,就能夠開始做正式的產檢了,也就是開始做例行的抽血檢查,包含貧血,及B型肝炎等傳染病檢查。
例行產檢
在胎兒心跳形成後,胎兒發育相對穩定,因此未來的產檢建議每4週一次,持續到第三孕期。此時觀察胎兒是否正常心跳(大約是成人※心跳速率的2倍左右),與是否符合週數發展即可。
※20週大型超音波
到懷孕中期,器官大致都已分化發育,而且這時候超音波顯像最清晰,此時做胎兒全身超音波是最適合的時候。
國健署此時提供了一次健保給付的超音波檢查,但如果細看其項目,其實非常陽春。僅測量胎兒數目、胎心音、胎兒大小,羊水,胎盤位置而已。若僅只以此標準來看胎兒,是真的有可能無法偵測到只有一隻手腳的寶寶的。也顧慮到大家愛子(女)心切。所以我都會多花一些時間,幫寶寶們做個全身健康檢查。會從頭到腳都幫寶寶看一次。除了基本項目以外,還會看
※頭部:有沒有兔唇,有沒有水腦,小腦發育
※心臟:看看心中膈,看看是否為正常的兩心房兩心室
※身體:看看消化系統,看看泌尿系統,也看看臍帶連結是否完整,以及脊椎發育
※四肢:看看寶寶手手腳腳
我願意多花一點時間,讓來產檢的父母親更安心。而且是健保給付。讓所有的爸爸媽媽都能接收受非常棒的產前超音波。唯獨這個檢查比較費時,所以我在安排這項檢查的時候,都會避開夜診,避免夜診塞車


